智慧能源云平台可以在微观与宏观两大方面对碳达峰行动进行精细化管理,保障当地政府稳定收益,是建设高质量、高可用数字平台为的重要助力,是当前企业实施低碳整体解决方案最佳选择。
1新能领域
AI助力智能微网实现“低碳排放”。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后,居民楼的屋顶和道路旁的路灯,根据光照条件不同,安装各种型号的光伏板, 风机、充电桩、储能电池系统一应俱全,建成了“风光储充”一体化的智慧能源项目。通过企业数字碳排系统进行监控管理。
2工业领域
在用能终端部署安装数字断路器、电气监测等装置,实现碳排智能采集、多级计量,数据上传至碳排管理系统,实现设备管理、多维能效分析,对用电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分析,能游级的动态标定;对电气设备历史用电状况直观展示,分析出设备碳放指标,对设备进行全面分析,设备维护或者更换建议,以及信息的记录。
3交通领域
为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对能源相关设备进行 分布式监控和集中管理,按照相关导则和规范要求,对现场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实现对全线网的在线计量、监测,能耗统计分析、诊断、预测、预警、辅助决策等。让地铁站点管理人员提升能耗管理水平,降低用能成本。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洁净”的用能目标。
通过节能管控、优化调度、挖掘潜力、合理节能,引导地铁能源消费,对建设高效节能地铁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地铁节能增效,最终实现25%的节能目标。
4环保领域
围绕“增汇、固汇、普汇、创汇”4个方向,实施城市、企业全域增绿行动,预计生态系统将持续修复,每年碳汇将超200万吨。
5碳汇领域
将企业多余碳配额卖到城市有需求区域或者企业。坚持绿色发展道路,通过碳汇交易来增产增收。
6零碳园区
低碳园区要满足人才的其他生活和工作需要,对于“零碳”园区建设以及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高素质专业和技能人才聚集可以产生众多园区经济性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