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贯彻中央会议中一企一策中“结构转型升级,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五路综合”技术变革,以及“减、增、保、封”的“四举并进”技术路径,才能够低成本稳健地实现艰巨而宏伟的“双碳”目标。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碳减排的冲突问题,实现科技进步、经济转型、污染治理、生态恢复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统一,形成“脱碳降碳—减排减污—扩绿增汇—持续增长”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赋予必要的韧性和适应性。
构建五种体系
第一、指标体系
企业在碳达峰行动过程中,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建立相应节能减排降碳相关指标,如二氧化碳和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工业用电量。还有与碳排放降低倒逼而来的相关指标,如新兴产业占比、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等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指标等。
第二、管理体系
企业在碳达峰行动过程中,建立相应管理体系。包括:排放管理、资产管理、设备管理、综合管理、决策管理、考核管理、治理措施等。
第三、考核体系
企业在碳达峰行动过程中,建立相应考核体系。在考核期末对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按照MRV流程报送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并对标各监管部门的预订的目标进行对标,对碳达峰行动成果进行评估打分。
第四、价值体系
碳汇子系统发挥着重要碳汇功能,包括:碳排放权交易、资源减排交易,通过系统交易实现整体碳中和,碳减排调度,将企业的多余碳配额卖到城市有需求区域或者企业。通过碳汇交易来实现企业增产增收,成功转型绿色发展道路。
第五、发布体系
企业在碳达峰行动过程中,建立信息采集、审核、发布体系。包括:碳排、碳汇、碳绩效、碳配额等关键数据信息, 按照规范流程对相关数据进行审核,并在平台进行公布,并接受相关权部门及权威机构进行审,并按照监管要求进行发布,并同时接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