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资讯详情/

内蒙古能源领域发展向“新”提“质”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布尔台煤矿综采工作面,记者观察到两台滚筒式采煤机正在煤壁上高速运转,随着“刀起煤落”,掉落的煤块迅速被下方的传送带输送到井外。

“当前正值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我们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全力提升煤炭的生产效率,充分发挥产能。”布尔台煤矿调度指挥中心主任慕彬业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内蒙古的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达到6.34亿吨,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产量的28%。同时,内蒙古智能化建设的煤矿数量达到174处,正在运行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有255个,智能化煤矿的产能达到了10.24亿吨,占在产煤矿总产能的86%。

在电力领域,2024年上半年,内蒙古的发电量达3981亿千瓦时,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火力发电量为2933.6亿千瓦时,也是全国最高;此外,新能源总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45.7%。通过发展新能源,内蒙古实现了1063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减少了标准煤消费3295.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8759.12万吨。

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基地,光伏板一块块串联,形成了如同库布其沙漠中的“光伏长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能源局副局长钟宇表示:“这不仅是一条‘光伏长城’,更是‘生态长城’、‘绿电长城’和‘富民长城’。”

多年来,内蒙古持续推进电源增设、电网优化、用电释放和储能加强,积极实施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提高了绿色电力的发电量,还吸引了防沙治沙的资金,扩大了有效投资,推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民众收入。

根据规划,到2030年,内蒙古的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的新能源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1.19亿千瓦,综合治理沙化土地达1151万亩。其中,黄河“几字弯”地区将安置光伏和风电装机8990万千瓦,治理沙化土地748万亩。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治区将继续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的策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变革,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能源领域的新生产力,不断增强能源供给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