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资讯详情/

交通运输部:完善公路沿线充电设施建设,缓解“充电焦虑”

每逢节假日,驾驶新能源车踏上旅途的人们,总会被 “充电难” 这一难题困扰。12 月 27 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带来了一则好消息:当下,全国已有超 5800 个服务区配备了充电桩,并且明年还将持续发力,进一步完善公路沿线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力求让民众的出行之路无 “电” 忧。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指出,近年来,每到假期,充电难就如同出行路上的 “绊脚石”,困扰着众多新能源车主。就拿今年国庆来说,新能源车出行占比已攀升至 15.9%,即将来临的春运,这一比例预估还会更高。面对这一棘手问题,交通运输部门积极作为,多措并举。截至 11 月底,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 3.3 万个,充电停车位达 4.9 万个,相较于 2023 年,数量分别增长了 1.2 万个和 1.7 万个。如今,全国 6000 余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中,安装充电桩的服务区超过 5800 个,覆盖率高达 97%。

“不过,在出行高峰时段,尤其是假期,充电桩供不应求的状况仍时有发生,我们也在全力寻求破解之道。” 李扬介绍道,一方面是精准预判需求。每逢假期来临前,交通运输部门都会依据大数据等手段,仔细研判哪些路段、哪些服务区的充电需求旺盛,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另一方面是扩充设施。不仅持续增设固定充电桩,还配备了移动充电设施。一旦发现某服务区移动充电设施告急,工作人员会及时引导车辆前往周边有空余充电桩的服务区,甚至是高速公路服务区附近能提供充电服务的场所,确保车主能顺利充电。再者便是强化信息引导。当下,车主们能够借助高速公路路况信息板、标志板等信息服务设施,以及导航 APP、交通运输部推出的 “e 路畅通” 小程序,实时查询充电桩的分布位置与使用状态,提前规划出行路线。

李扬还透露,后续交通运输部门将持续优化布局,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满足民众的出行需求。力争到 2025 年底,基本构建起 “以固定充电设施为主体、移动应急充电设备为补充、重点节点全覆盖、群众出行有保障” 的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络,让驾驶新能源车、电动车出行的人们能够安心踏上每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