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资讯详情/

深圳人出门停车不再“开盲盒”

自深圳市公共智慧停车平台上线 3 个月以来,已实现全市经营性停车场全覆盖,凭借余位查询、终点导航 “一键触通” 的便捷功能,让市民切实感受到了智慧停车的全新体验。记者近日从深圳市交通部门了解到,当前该平台日均直接、间接服务用户数高达 270 万人次,其经营性停车场平台接入规模位居全国之首,大大缓解了市民以往在市中心等地找车位如同 “开盲盒” 的出行困扰。

为市民精准定制停车综合方案

市民张先生近日计划前往医院就医,他借助 “i 深圳” APP 进入公共智慧停车平台,以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为目的地展开查询,页面显示医院 “暂无空位”。不过,当他继续下拉页面时,惊喜地发现 “周边推荐” 板块清晰列出了医院周边几座大厦的空余停车位情况。不仅能直观知晓空余车位数量,就连停车场的收费标价牌图片都一览无余。张先生点击平台上的导航按钮后,瞬间跳转至导航软件,精准的停车场到达路线随即呈现。他随即驾车前往选定大厦,顺利停车后,步行至医院仅用时不到 7 分钟。

事实上,该平台将全市经营性停车场的诸多关键信息,如位置、总车位数、剩余车位数以及收费标准等,进行分类分级向社会公开,并同步共享给高德、百度、腾讯等地图导航平台,全方位为市民提供 “终点停车” 贴心服务,进一步拓宽智慧停车服务路径,助力市民合理规划出行安排、快速锁定车位。

全市错峰停车位数量可观

近期,深圳市智慧停车平台在错峰停车服务方面持续发力,积极与捷停车、神州路路通等商业智慧停车平台协同联动,大力鼓励办公写字楼、商超、园区等停车场推出 “空闲时段” 月卡、次卡等各类停车优惠套餐,市民可在线便捷选购。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市平台上已有 543 家错峰停车场上线,累计提供 15.4 万个错峰车位,这一举措既及时缓解了市民停车难的紧迫问题,又为停车场创造了显著的经营收益。以南山区智谷产业园停车场为例,通过推行错峰停车模式,为周边老旧小区、城中村居民新增 800 个错峰停车位,极大地舒缓了市民停车压力。与此同时,该停车场每月还新增错峰停车收入约 10 万元,达成了市民与停车场双赢的良好局面。

预约停车服务有序推进

在预约停车领域,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卫健、城管等部门,依据不同场景特点,针对停车供需矛盾突出且具备条件设置预约车辆专用通道的医院、公园等停车场,因地制宜地灵活选用 “全量刚性”“部分弹性” 等多元模式开展预约停车,并引入 “预约轮候” 机制。截至当下,平台已上线 143 家预约停车场,共计 1.6 万个预约停车位,充分满足市民的预约停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