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城管建设总则:
2021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印发了《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关于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通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要求2023年年底前,所有省、自治区建成省级城市运管服平台,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城市运管服平台”。
2.智慧城管建设目标:
2025年年底前,城市运行管理“智能治理、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城市运行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2021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印发了《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关于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通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要求2023年年底前,所有省、自治区建成省级城市运管服平台,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城市运管服平台”。
2025年年底前,城市运行管理“智能治理、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城市运行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省、市、区平台系统孤立、数据汇聚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重复建设的难题。
部门之间“管理分治、系统分建、数据分散”,疑难案件缺乏协同管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基层工作开展困难。
平台重复建设、系统孤立、数据汇聚难,缺乏统一数据分析决策系统,难以形成科学决策依据。
数据采集的不完整,不利于管理的深化;数据实时性较差,无法形成定量的分析;缺少数据的汇聚分析,对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判断只能停留在定性层面。
采集员队伍是巡查发现问题的主要来源,极大依赖于采集员专业水平,人力成本高;缺少智能化、自动化手段及时发现城市管理问题,效率低下。
治理智能化
在体制、机制和技术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智慧城管建设已成规模,实现了城市部件、事件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管理流程标准化和数字化。需推动智慧城管不断向智慧化建设升级,连接城市管理的一切人、一切物和一切事。
新形势下,智慧城管在纵向上正朝着大城管全业务延伸,在横向上朝着网格化+智慧城市多领域延伸。搭建国家、省、市三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增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能力,一网统管”。
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理念,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需构建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一网通办新格局,推动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纵向联通国家平台、省级平台以及县(市、区)平台,横向整合对接市级相关部门信息系统,汇聚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数据资源,对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测预警、监督考核、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价,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智能治理、一网通办”。
国家平台:包括统一底座、业务融合和辅助决策三部分,主要建设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监测分析、综合评价、决策建议、数据交换、数据汇聚和应用维护等系统。
省级平台:对全省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工作开展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价。现阶段应建设: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监测分析、综合评价、决策建议、数据交换、数据汇聚、应用维护8个系统,省级可结合实际增加其他应用系统。
市级平台:主要对全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工作开展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核、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价。现阶段应建设业务指导、指挥协调、行业应用、公众服务、运行监测、综合评价、决策建议、数据交换、数据汇聚、应用维护10个系统,市级应结合实际增加其他应用系统。
市级城市运管服平台“抓统筹、重实践、强考核”,以《城市运管服平台规范标准》为指引,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为支撑,构建“1+1+1+N”市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总体架构,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对接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纵向联通国家平台、省级平台以及县(市、区)平台,横向整合对接市级相关部门信息系统,汇聚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数据资源,对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测预警、监督考核、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价,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
智慧城管平台系统架构
智慧城管核心模块
一网统管
“一网统管”覆盖范围广,涉及部门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以支撑城市运行安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为主,随着“一网统管”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再逐步向其他业务领域延伸拓展。
城市运管服平台作为城市政府治理城市的重要工具和平台,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各部门、各系统,具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优势,对城市运行安全进行监测预警,对区域、部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工作开展监督考核,对城市运行监测和城市管理监督工作开展综合评价。
城市平台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运行管理模式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技型转变,提供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
通过对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管执法等精细化管理,增强市民群众满意度。通过及时提供精准精细精致服务,解决市民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构建”一网通办“新型运管服城市体系。
市级平台是三级城市运管服平台的基础。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等,整合相关数据资源,拓展优化平台功能,建设市级城市运管服平台,实现对全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核、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价,市级平台宜按市、县(市、区、旗)一体化模式进行建设,共用建设成果。
结合实际,按照统筹、集约、高效的原则,为市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配备必要行政办公和指挥场所。
基础环境包括:大屏幕、场所配套、网格管理、服务器、网络系统、安全设备、移动终端、呼叫中心、监控、存储、数据普查。
按照“一网统管”要求,汇聚住房、城乡建设、城管、民生等相关部门数据,不断丰富扩大数据库内容,切实发挥数据库支撑作用。
为确保部件普查质量,并保证工期,采用先进的移动测量技术与设备开展部件普查工作,具有定位精准、采集高效、更新快捷等特点。
市级平台应用体系包括“9+N”应用系统。
智慧城管系统可将人员、车辆、案件、部件、事件、对讲机、单兵、无线移动终端、指挥车等业务流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张图中进行显示,通过一张地图中用户可进行信息查询、定位、案件查看、GIS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各级职能部门、管理者提供最直观最有效的展示平台,从而准确的把握资源分布状况,实现资源合理调控与优化利用。
明确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指挥工作牵头部门,加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指挥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平台运管服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