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资讯详情/

北京新能源汽车发展再添助力,政协委员聚焦充换电设施建设建言献策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北京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 100 万辆,绿色电力占比达 26%。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其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关注焦点。北京市政协委员们纷纷提出相关建议,旨在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推动换电技术与平台建设,破解新能源汽车补能难题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创造中心主任曹琛提议,大力推动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换电技术与运营平台建设,并加快产业化布局。

曹琛介绍,换电技术包含底盘换电与分箱换电两种方式,相较于充电技术,能有效解决充电网络分布不均、充电速度慢以及用户补电焦虑等问题,一次换电仅需 3 - 5 分钟。

她以出租车及网约车为例,此类车辆使用寿命约 15 年,电池加速老化会大幅缩短其使用寿命。而换电运营模式可直接改善电池性能的均衡使用状况,有效维护电池寿命。此外,换电车型可配置较低电量,有助于降低车重、减少能耗,助力整个产业实现节能减排。

尽管北京市换电站网络布局已初步成型,但仍存在换电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这导致车企产品多样、换电企业众多,却无法实现规模化产业应用。曹琛建议,加强对车企产品与技术标准统一的顶层设计,通过建立标准化模块化换电技术标准,实现最大程度的换电模块技术互换,从而形成规模成本优势,推动大规模运营。

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升级,换电站与系统技术也面临产品技术升级。曹琛呼吁,针对北京市出租车产品升级、换电电池技术升级与老电池梯次回收利用,以及换电站技术改造等方面,政府部门应组织相关出租车运营企业、换电运营商企业、电池企业与新老设备制造商企业进行洽商联动,加强对新老换电站换电设施建设与运营政策及实施的支持。

此外,换电网络的选址与规模化试点建设,也需要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并协同电力企业实现规模布局实施,以形成市场规模化示范效应。

借助大数据,精准布局新能源出租车充换电设施

人民网北京 1 月 16 日电(记者李博)为落实国家 “双碳” 目标,近年来北京市出租车加速 “油换电” 进程。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公交集团工会主席王秀英在调研中发现,多数出租车司机更倾向于电池更换方式,但目前出租车充电站、换电站数量较少。

王秀英建议,利用出租车行车 GPS 监控系统和整车内置数据形成的大数据,加快充电设施和换电站的精准化布局,让出租车司机能够顺路补能。

电动出租车通常有 “快速充电”“慢速充电” 和 “电池更换” 三种补能方式。王秀英表示,频繁快速充电可能损害电池,而慢速充电则需长达 5 个小时。同时,市区换电站和充电桩在高峰期常常排起长队,极大影响出租车驾驶员的运营效率与收益。因此,解决出租车充电、换电难问题,对保障出租车驾驶员权益、更好服务市民出行意义重大。

鉴于更多出租车司机倾向于电池更换方式,王秀英提出,借助大数据分析预测出租车充电、换电的高峰时段和热点区域,指导充电站和换电站做好资源调配,在数量和容量上保障电池供给,减少出租车驾驶员换电等待时间,提升运营效率。同时,加快对现有扬招站充电设施和电动车换电站设施的技术升级,提高充电站设施功率和充电速度,提升换电站电池的满电率和周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