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资讯详情/

天津港新能源充电设施运行成效显著 一季度充电量近2400万度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下,天津港集团积极响应天津市委市政府《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扎实推进港作机械、车辆的新能源替代工作。通过持续优化新能源设备配套服务,有力推动了新能源设备的推广应用。今年一季度,全港新能源车辆充电桩总充电量再创新高,达到近 2400 万度,同比增长近 4 倍。这些电量可供重卡车辆行驶 1200 多万公里,里程长度足以绕地球 300 多圈。

如今,超 200 台充电桩如繁星般分布在天津港区域的“绿色能量补给站”,覆盖东疆、南疆、北疆港区各主力码头公司及堆场附近,每天可为新能源设备提供超 3200 次充电服务。

在天津港南疆港区的散货物流配送中心,35 台 300kW 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已全部投入使用,不少挂着“绿牌照”的重型集卡正在这里充电。作为天津市目前单体规模最大的新能源重卡公共充电站,它不仅能保障在天津港区域作业的新能源重卡的续航能力,还为司机提供了一系列生活化服务。

近年来,天津港集团结合港口发展实际,加强统筹规划,规范项目建设,提升运营管理,完善保障机制,逐步构建起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体系,打造高水平、智慧化的港区充电“一张网”,以满足港口生产作业环节绿色低碳的发展需求。同时,天津港集团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等企业深入合作,推动了一批相关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

天津港集团科工管理部能源管理经理于鹏飞向记者介绍:“我们始终遵循‘桩站先行、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建设。根据港口和外部集疏运车辆电动化的替换进程,合理安排设施建设进度,既满足当前使用需求,又为后续扩容预留空间。”

天津港集团下属的青鸟公司是港区充电桩建设运维的重要力量。该公司在港区内建设的充电桩已超过 100 台,可满足 700 台以上集装箱、散杂货新能源重卡作业时的充电需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充电桩使用的能源 100% 来自风光绿色能源,真正实现了从供电源头的清洁化。

随着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天津港集团将不断推进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调整,努力提高港口清洁运输占比。未来,随着充电桩、换电站、新能源重卡、动力电池等新能源生态深度融入港口建设发展,借助车联网、5G 和大数据等智慧港口要素,港口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将获得更有力的支持,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的生态底色将更加鲜明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