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资讯详情/

浅谈碳达峰转型所面临的困境

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是我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过去几年成绩巨大,但目前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地方转型能力不足

主要是经济基础较差、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缺乏、技术和人才储备不足导致整体竞争力不强的一些地区,有的仍然在依靠或者希望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这些地区开展绿色转型还存在一些困难。还有一些地区长期依靠旅游业发展经济,这几年经济发展压力大,发展绿色的、低碳的新型工业基础差,能力不足

2.产业环节薄弱

具体来看又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经济产业的“先立后破”,有的地方基础薄弱,新的产业还没发展起来,又急于关停传统产业,出现产业发展“青黄不接”的现象。目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大,我国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重化工业城市如何可持续转型,产业的先立后破问题尤其引人关注。其二是能源的“先立后破”,我们要开展绿色转型,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新能源。新能源的发展空间巨大,但是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站、储能设施、电网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浩大,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全实现的,因此需要对照碳达峰碳中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稳中求进,不断推进。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要继续发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能源保供作用,不搞“一刀切”,也不搞齐步走。

3.国际能源供应不稳

2022年以来,在地缘政治等因素冲击下,全球能源转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10月12日举行的第二届中欧气候合作论坛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表示,能源转型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容易,无论是欧盟还是中国,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间面临着同样的困难和挑战。因此中国提出化石能源无需退出,而是要和新能源稳定可靠供应相匹配、相适应。

4.国内需求难以释放

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目前这种以煤为主能源结构的很难改变。2021年中国人均GDP为1.2万美元左右,如果按到2030年还有1到2倍的增长空间来计算,能源电力的需求肯定还在扩张,同时要完成减碳有一定的压力,除了要改变能源结构之外,还要改变需求侧。例如,增加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低碳消费、投入循环经济等。

对企业来说,过去十年有些不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规律和要求的企业倒下了,而有些企业因为适应这个规律和要求就发展壮大了。总体来看,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应该把握大势,抓住规律,在规律中创新和发展。